两全其美网校城

 找回密码
 注册
两全其美网校城 首页 兴趣爱好 对联 查看内容

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对联

2013-3-25 08:11| 发布者: sisi1| 查看: 200| 评论: 0

摘要:  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对联   立春春打六九头,   春播备耕早动手,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春雨贵如油,   顶凌耙耘防墒流,   多积肥料多打粮,   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 ...
 
 
 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对联
 
 

  立春春打六九头,

  春播备耕早动手,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春雨贵如油,

  顶凌耙耘防墒流,

  多积肥料多打粮,

  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天暖地气开,

  冬眠蛰虫苏醒来,

  冬麦镇压来保墒,

  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风多雨水少,

  土地解冻起春潮,

  稻田平整早翻晒,

  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春始草青青,

  种瓜点豆好时辰,

  植树造林种甜菜,

  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雪断霜未断,

  杂粮播种莫迟延,

  家燕归来淌头水,

  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麦苗节节高,

  平田整地栽稻苗,

  中耕除草把墒保,

  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温和春意浓,

  防治蚜虫麦杆蝇,

  稻田追肥促分孽,

  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雨少气温高,

  玉米间苗和定苗,

  糜谷荞麦抢墒种,

  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始冰雹猛,

  拔杂去劣选好种,

  消雹增雨干热风,

  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进入三伏天,

  龙口夺食抢时间,

  玉米中耕又培土,

  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热暴雨增,

  复种秋菜紧防洪,

  勤测预报稻瘟病,

  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秋始雨淋淋,

  及早防治玉米螟,

  深翻深耕土变金,

  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伏尽秋色美,

  玉米甜菜要灌水,

  粮菜后期勤管理,

  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夜寒白天热,

  播种冬麦好时节,

  灌稻晒田收葵花,

  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雨天渐凉,

  稻黄果香秋收忙,

  碾谷脱粒交公粮,

  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草枯雁南飞,

  洋芋甜菜忙收回,

  管好萝卜和白菜,

  秸杆还田秋施肥。

  霜降结冰又结霜,

  抓紧秋翻蓄好墒,

  防冻日消灌冬水,

  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地冻白天消,

  羊只牲畜圈修牢,

  培田整地修渠道,

  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地封初雪飘,

  幼树葡萄快埋好,

  利用冬闲积肥料,

  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腊雪兆丰年,

  多种经营创高产,

  及时耙耘保好墒,

  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严寒数九天,

  羊只牲畜要防寒,

  积极参加夜技校,

  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进入三九天,

  丰收致富庆元旦,

  冬季参加培训班,

  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虽冷农户欢,

  富民政策夸不完,

  联产承包继续干,

  欢欢喜喜过个年。

 

  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对联的延伸内容: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

  一、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二、人格化

  不但诗歌、漫画有这种表现手法,对联也有。且举其中的一例:"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这是在封建制度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着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四、衬托法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复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意,接着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这样,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五、对比法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是运用"对比法"。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即此道理,。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老少年时戏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这个"对比法",形象鲜明,词意概括。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来,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着很大的分量,这里,只略举数例。

  好雨好山兼好客;宜烟宜雨复宜晴。

  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

 

 


鲜花

握手

雷人

鸡蛋

路过
     
Baidu
中华会计网校 新东方网络课堂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继续教育 新东方网校 环球网校 中公网校

小黑屋|手机版|关于我们|两全其美网校城 ( 京ICP备05068258-34 )

GMT+8, 2024-6-5 1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